高瞻遠矚 “高瞻遠矚”系由“高瞻”及“遠矚”二語組合而成。“高瞻”最早出現在王充的《論衡.別通》。在此篇中,王充認為學識若不能求其廣,就如窮人一般。錢財的貧乏是使人家徒四壁,學識方面的貧乏則使人腹笥甚窘。一般人都希望待在光線明亮之處,不希望待在幽閉陰暗的地方,同時也希望自己在高處、視野寬廣,其實對於學識的追求也要以此為目的。平日若能博覽群書、廣納豐富的學識,此人的內心一定像充滿陽光的屋室,光亮無比,胸懷亦開闊。相反的,若封閉心智,只追求狹隘而單一的學問,不願使識見廣博,那就會像是毫無生氣的死人一樣。後來“高瞻”就從這段文字中被截取出來,用來形容識見廣闊。
“遠矚”則是出自北魏.張淵〈觀象賦〉。史書上記載張淵擅以觀察天象來推測吉凶禍福,所以其著作〈觀象賦〉,就是記錄了他觀察天象時,對人事變化所生的種種感慨。文中的“凝神遠矚, 目八荒”之句,原用以描繪凝神遠望,縱觀天下的姿態,之後“遠矚”一詞被截取出來,引申為眼光長遠的意思,而“高瞻遠矚”則被合用於形容見識遠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