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渴掘井 春秋時代,魯昭公在國內待不下去,便出走到齊國去,齊景公問他:「你年紀很輕,就把國家丟掉,這是什麼原因呢?」
昭公回答說:「我年紀很輕,很多人愛護我,但我沒有親近他們,很多人規勸我,我又不會接受,於是弄得裡面無人幫助,外面也無人擁護。現在已沒有一人真心地幫助和擁護我了,倒是奉承和對我說假話的人很多。這就比秋天的蓬草,根莖已經枯萎,枝葉滑美麗。可是待到秋風一起,自然就連根都被拔起來了。」
景公覺得他這話很有道理,就轉告晏子,並且認為若讓昭公回去,會成為一位賢良的國君。
晏子說:「不會如此,凡掉在水裡的人,原先是不防備失足的;迷途的人,原先便是不注意路徑的。一定要等到掉在水裡以後,才會想起應該防備失足,迷失方向之後,才能知道應該注意路徑。